士兵看网文后对改革缺乏信心 军报:涉军信息应有界
2017-03-06 13:09:28
原标题:网络虽无界,涉军信息应有界
两会前夕,记者一行来到陆军第26集团军某旅采访,两会代表、该旅宣传科科长王海龙刚刚完成“基层官兵的网络关切”调研。在调研中他发现,如今网络已成为基层官兵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,但网上的涉军信息良莠不齐,不乏片面、偏激,甚至是虚假之辞,如果不及时进行教育疏导,很容易对官兵思想造成干扰。
前段时间,该旅通信器材修理所的一名技术干部受网文影响,听信了文中透露的虚假信息,一度对正在进行的“脖子以下”改革缺乏信心,心生“向后转”的念头。这篇文章被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,不少技术干部看后,也对前途与后路产生了担忧。
“辛辛苦苦准备的一堂教育课,却被一篇网文给‘否定’了。”通信营教导员仝锡武深有感触地谈道,“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。以官兵们当前极为关注的军改为例,许多信息军委还没有对外发布,网上的小道消息、分析文章就满天飞,说得有鼻子有眼,其实有的纯粹就是无中生有、捕风捉影、造谣生事,扰乱了军心士气。”
“网络虽无界,涉军信息应有界。”在旅保卫科科长刘祥平看来,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快、话题设置能力强、表现形式灵活,一旦在官兵关切的问题上出现杂音、噪音,仅靠基层这一端做工作还远远不够。很多时候,基层教育者虽有心“拨乱反正”,可总是觉得力不从心,望“谣”兴叹。
王海龙忧心忡忡地说:“一些网络大v和自媒体的观点和言论,对基层官兵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大,需要上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个问题,对其认真评估并及时做出应对。”此次调研,他已将基层官兵的呼声和建议一一梳理出来,准备带上两会。
【代表提议】
军队人大代表、陆军第26集团军某旅宣传科科长王海龙:回应官兵关切,应对网上不良涉军信息,必须多管齐下、综合施治。首先要加强国家层面的管控,建议军地宣传、保卫、公安、网监多部门联动,深挖不良信息来源,严厉追查制造者、传播者的法律责任。建立负面清单制度,对部分不良涉军信息管控不力的网站、平台和自媒体进行清理整治。其次,军队各级领导机关要及时回应官兵关注,对于不良涉军信息要通过新闻发言人、权威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声,正本清源、一锤定音,不能任由负面舆情在网上发酵。最后,要组建和壮大网络舆论引导队伍,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、业务能力强的舆论引导员。在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备案的情况下,应鼓励一些基层单位注册公众号、头条号等,形成为我所用、相互配合的自媒体矩阵,打造我们自己的“网红”。当然,思想政治工作也应不断创新,及时回答官兵们关注的热点、焦点话题,不让谣言在军营过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