委员张近东:建议加强对信息泄露的处罚力度 提升刑期上限
2017-03-03 10:18:39
无处不在的骚扰短信、骚扰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。今年,全国政协委员张近东带到两会上的提案《共建社会化数据体系 发展数字化市场经济》就提到了希望政企共建社会化数据体系,并加强对信息泄露及转卖信息人员的处罚。
建议加重信息泄露行为处罚力度 提升处罚刑期上限
2016年,山东省的徐玉玉以优异的成绩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。8月的一个下午,接到了被不法分子冒充教育、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,被诈骗9900元。徐玉玉在报警后因心脏衰竭死亡。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又一次放大了在大家面前。
在生活中,很多市民也都接过保险、房地产销售等各种各种的骚扰短信和电话,却不知道自己的信息是如何泄露出去的。去年,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报告显示,78.2%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,63.4%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过,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、垃圾信息、诈骗信息等现象导致总体损失约805亿元。伴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,用户数据泄露现象进一步恶化,个人信息安全形势严峻。
记者了解到,《刑法》规定了“向他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”的,轻则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,重则处以三年以上、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,但并未规定罚金的数量。刑事打击上的漏洞让信息泄漏、转卖的现象愈加增多。
对此,张近东认为,要针对信息泄漏及转卖信息人员加强处罚,因目前信息泄漏源头环节相对廉价,每条仅为1元不到至10元不等,仅从涉案金额来看往往不高,且最高罚则仅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,无法形成有效制约,建议以信息泄漏及信息转卖数量作为界定标准,提升处罚刑期上限,遏制整个信息泄露链条的关键环节。
政企共建社会化数据体系 发展数字化市场经济
伴随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,中国已经进入数据驱动的新时代,数据、数字和人力、物力、货币、能源一样,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资源。然而由于数据来源的多样,政府和企业间各自拥有的数据资源缺乏整合与联通,存在着信息孤岛、数据壁垒的现象。导致数据的社会价值、经济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挖掘利用,企业在数据信息获取和使用上成本高昂。
针对此,张近东认为,“应该建立政府主导、市场化运作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顶层设计,引导全社会实现数据开放共享。”政府作为数据开放共享的主体,引导企业接入大数据平台,从制度层面,规范数据的采集、加工、流通和应用等全链条,保证数据的完整性、真实性、准确性,通过标准和规范的制定,提高全社会数据的利用效率,让企业更好地实践用数据服务大众。
来源:龙虎网 编辑:徐红飞